碳纖維技術在產學研中遇到的問題及良性發展建議
在以前大部分人認為企校合作,是為了各取所需,研究人員注重名利而企業注重利益。但是現在不一樣了,無論是企業家還是研究人員都開始注重名和利??蓛烧咧丿B之后就容易產生矛盾。企校合作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責任與利益,其次就是企業間的的競爭壓力比較大,因此導致合作雙方的相互信任度也會制約著合作的深入。
科研人員和企業肯定不是一對一合作,有時候與企業合作到一定程度后,他們會豎起壁壘,對研究人員進行封鎖,往往就會導致最后一步走不好。
碳纖維行業有個非常大的瓶頸和軟肋就是缺乏纖維應用設計能力。簡單來說,所有的碳纖維都是國外先用,我們學的,國內沒有開發出新的應用領域。因為我們不會設計,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國外用的哪個型號的纖維,我們也只敢用同一型號的纖維。航空航天領域還是有一些設計能力的,畢竟發展的時間比較長,其他工業領域幾乎沒有創新設計能力,所以中國一定要培育自己的纖維應用設計人才。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,這個行業會一直被憋住。我認為可以把高校里面力學設計和材料研究人員組建成團隊,在工作中去融合,可能會較快解決這個問題。
還有一個空白就是我們沒有碳纖維材料及應用的數據庫,航空航天有一些,但是這個數據是保密的。碳纖維復合材料更大的市場在工業領域,缺少應用設計人才和基礎數據的支撐,相對金屬材料比較完善的人才和設計手冊來講,難度較大。10年前我就在呼吁建立數據庫,但是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,也想通過與國外專家的交流,了解大體框架,少走彎路,不然全靠我們自己去摸索,十幾年都是不夠的,況且現在還沒有得到重視,還沒有起步。
總體來說,碳纖維行業堅定地走國產化這條道路是非常好的,航空航天領域大家心比較齊,只要國內有的我們不用國外的。我們也要認清現實,報道要實事求是,不能虛胖,不然容易誤導決策者,5年一次計劃,這個時間耽擱不起。我們雖然起步比較早,但是前面35年都在徘徊,入門也就16、17年時間,發展已經比較快了,出現任何問題都是正常的,不用回避。希望同心協力,實現碳纖維產業良好、健康的發展。